FinTech-大数据时代的金融革命
简介
978-986-5914-82-0
互聯網興起,資通訊產業跨入金融業經營範疇發揮「鯰魚效應」,促使金融體系從既有的封閉系統向開放系統轉型,帶動金融科技(FinTech)風潮襲捲全球。金融科技除了區塊鏈(Blockchain)、人工智慧(Artifical Intelligence,AI)等基礎技術發展與大數據資源累積外,也帶動了商業模式的創新,包括透過社群媒體與電子商務等數據進行個人信用評價、結合機器學習提供更即時的智慧化理財服務,或是將物聯網(IoT)概念應用於汽車保險,顛覆車險計價方式,亦有不少創新模式係將傳統線下的金融服務透過線上平台進行服務傳遞,例如P2P(Peer-to-Peer)網路借貸、互聯網消費金融等。
觀察金融服務模式之創新,中國可謂領跑全球,無論於行動支付、資金融通或網路眾籌等,皆於互聯網與大數據的基礎下展開多元的商業模式。尤以2015年為行業發展高峰,惟快速發展之際亦衍生不少行業亂象,2016年中國互聯網金融進入監管緊縮,預計2017年開始將朝向支援和深化其業務發展的金融科技發力。
NT$ 8000
章节
第一章 全球金融科技發展
一.信任機器-區塊鏈
二.人工智慧顛覆財富管理-機器人投顧
三.風控新格局-大數據徵信
第二章 全球金融服務模式創新
一.車聯大數據應用新趨勢-UBI車險
二.融資借貸新模式-P2P網貸平台
第三章 中國互聯網金融
一.中國第三方支付產業發展
二.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
三.中國互聯網金融整體發展趨勢
圖目錄
圖1.1 區塊鏈應用架構
圖1.2 區塊鏈交易處理流程
圖1.3 區塊內容與其鏈結方式
圖1.4 各類型區塊鏈比較
圖1.5 區塊鏈類型與應用發展
圖1.6 線上財富管理發展進程
圖1.7 機器人投顧服務模式
圖1.8 機器人投顧種類
圖1.9 傳統投顧與機器人投顧之差異
圖1.10 主要國家機器人投顧監管狀況與參與業者
圖1.11 美國機器人投顧監理概況
圖1.12 Wealthfront服務架構
圖1.13 英國機器人投顧監理概況
圖1.14 新加坡機器人投顧與監理概況
圖1.15 台灣投顧市場與散戶占比
圖1.16 一站式投資服務平台架構
圖1.17 金融科技帶來的風控挑戰
圖1.18 大數據徵信價值鏈
圖1.19 個人徵信體系類別與運用模式
圖1.20 美國個人徵信系統發展歷程
圖1.21 美國三大個人徵信機構採用信評模型
圖1.22 Credit Karma商業模式
圖1.23 中國個人徵信系統發展歷程
圖1.24 芝麻信用生態系
圖1.25 中國個人徵信系統市場化發展現況
圖1.26 供應鏈金融推動廠商大數據徵信
圖2.1 智慧汽車商機
圖2.2 車聯網對保險業之影響
圖2.3 UBI車險定價模式
圖2.4 UBI車險駕駛資訊採集方式
圖2.5 汽車保險發展趨勢
圖2.6 2013~2015年台灣車險廠商市佔率
圖2.7 台灣UBI車險產業鏈代表廠商
圖2.8 FinTech發展面向
圖2.9 P2P網路借貸模式
圖2.10 中國P2P網路借貸發展趨勢
圖2.11 P2P網貸平台擔保模式
圖2.12 英國P2P網貸監管環境
圖2.13 2014年第三季~2016年第二季英國P2P網貸累計放貸量
圖2.14 美國P2P網貸監管環境
圖2.15 Lending Club與WebBank合作模式
圖2.16 宜人貸營運模式
圖2.17 陸金所P2P網貸營運模式
圖2.18 中國創新個人徵信機構
圖2.19 供應鏈金融下P2P網貸模式
圖3.1 中國第三方支付產業架構
圖3.2 第三方支付與行動支付範疇
圖3.3 電子支付產業整體架構
圖3.4 各情境主要支付介面
圖3.5 第三方網路支付架構
圖3.6 2013~2015年中國第三方網路支付平均市場占比
圖3.7 第三方行動支付架構
圖3.8 2013~2015年中國第三方行動支付平均市場占比
圖3.9 支付寶業務發展歷程
圖3.10 支付寶生態系統
圖3.11 財付通業務發展歷程
圖3.12 微信智慧生活生態系統
圖3.13 中國第三方支付產業發展趨勢
圖3.14 消費金融業務範疇
圖3.15 2008~2016年短期消費信貸規模與占消費支出比例
圖3.16 中國消費金融相關政策發展
圖3.17 中國消費金融獲照機構
圖3.18 互聯網消費金融服務模式
圖3.19 機器學習於審貸流程應用
圖3.20 BAT於消費金融身份驗證布局
圖3.21 互聯網消費金融案例-百度有錢花商業模式
圖3.22 互聯網消費金融案例-螞蟻花唄/借唄商業模式
圖3.23 互聯網消費金融案例-趣店網商業模式
圖3.24 互聯網消費金融廠商核心能力比較
圖3.25 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歷程
圖3.26 中國互聯網金融範疇與發展趨勢
圖3.27 2016年中國互聯網金融主要政策
圖3.28 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工作重點與進程
圖3.29 第三方支付清算模式之發展
圖3.30 2016年P2P網貸平台成交額與合規平台數
圖3.31 互聯網金融穿透式監管
圖3.32 2011~2016年中國第三方支付牌照發放數量
圖3.33 行動支付介面之爭:掃碼與閃付
圖3.34 第三方支付與傳統銀行支付定位與缺口
圖3.35 支付寶與財付通定位與發展
圖3.36 P2P網貸平台家數
圖3.37 P2P網貸平台轉型方向
圖3.38 主要業者布局互聯網金融交易所
圖3.39 中國互聯網保險種類
圖3.40 中國互聯網保險發展趨勢
圖3.41 中國區塊鏈聯盟
表目錄
表1.1 區塊鏈技術創新效益
表1.2 區塊鏈應用範疇
表1.3 區塊鏈主要聯盟
表1.4 代表性區塊鏈新創廠商
表1.5 區塊鏈於健康醫療領域應用
表1.6 美國機器人投顧模式
表1.7 Nutmeg服務模式比較
表1.8 傳統徵信與大數據徵信比較
表1.9 主要國家個人徵信系統比較
表1.10 中國8家準個人徵信機構比較
表2.1 各國保險公司主要UBI車險方案
表2.2 P2P網貸通路差異
表3.1 台灣獲電子支付許可證廠商
表3.2 2016年中國第三方支付牌照收購案匯整